打好乡村全面振查包養網站兴漂亮仗_中国网


原标题: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提出了不少实实在在建议。

坚决守住底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聂磊说,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如果乡村发展不充分,共同富裕目标就难以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二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春梅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乡村发展好、治理好,包養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与此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粮食安全基础还不够稳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方面,作了详细安排和部署,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大户和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马忠明说,一揽子政策举措,彰显了民生为本的施政理念,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让我们更有底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光霞表示,近年来,当地开展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做到即时发现、即时纳入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代表委员们表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力争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壮大富民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产业从哪里来?从地方资源禀赋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包養北门医疗信泰中医医院院长王遵来说,发展乡村产业要立足地方实际因地制宜。不少乡村依靠资源优势,种植优质中草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让农民增收。

产业如何强?“打好‘特色牌’‘创新牌’,农业产业竞争力才更强。”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说,近年来,庆阳市将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在3个产业之间双包養網向闭合循环利用,探索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带动当地农业产业迅速发展。

由于基础薄弱、人才不足,乡村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链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补齐短板,乡村产业发展才不会后劲乏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城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城说,矿山地区乡村需要打开思路,例如,可以运用“矿山修复+文旅”等方式,将“工业遗迹”再改造再利用,通过打造特色文旅产业推动乡村发展。

“为了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今年德宏州将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引行动,精准开展农业大招商,聚焦主导产业,做强做精做优特色优势农业品牌,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卫岗介绍。

产业兴则乡村兴。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民收入同比增长7.6%。代表委员们期待,各地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再上新台阶。

强化科包養網技驱动

从事农牧业技术推广10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白晓艳常年穿梭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户通过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提高种粮收益。“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才能提质增效,农民才能致富增收。”白晓艳代表包養網心得说。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强大的种业离不开科技赋能。”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喻自文认为,加大种业振兴,要聚焦科技第一生产力,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加快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如何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让农民用得上、用得好?喻自文代表建议,首先,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攻克“卡脖子”技术,产出原创性创新成果。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破解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最后,要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让农民用最好技术种出最好产品。

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延边畜牧开发集团董事长吕爱辉说,将更加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畜牧业科学化管理、畜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调研,发展壮大家乡黄牛产业,带领更多农户致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